百度   最近何炅该叫何窘了。

编者按:蜀道相连,山海共情。在东西部协作的国家战略蓝图下,四川与东部协作省市跨越地理阻隔,以“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”为纽带,奏响了协同发展的时代强音。央广网四川频道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推出《浙川山海情》系列报道,聚焦四川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,展现协作双方携手并进促发展的鲜活图景。

央广网成都8月2日消息(记者 昌思荣 王颖)仲夏时节,走进四川省广安市石笋镇龙岩村万头湖羊养殖基地,四周绿树成荫,鸟语蝉鸣,一排排整齐的橘黄色“羊”房点缀在蓝天碧草间,小羊们的“咩咩”声此起彼伏,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。走进厂房,只见自动遮阳帘、换气排风扇、喷淋装置等设备一应俱全,羊儿们正在干净敞亮的羊舍里悠闲地“享用”着新鲜的草料……几年时间过去,从浙江南浔“远道而来”的湖羊们不仅在广安“安家落户”,还繁衍出了多代羊仔,如今已成为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的“致富羊”。

万头湖羊养殖基地(央广网发 广安市广安区协作办供图)

2018年,广安首批试点养殖湖羊110头,南浔派出4名农技专家全程保障,并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。湖羊很快适应了广安的气候与环境,仅半年时间便成功繁殖100余只,试验取得阶段性成功,拉开了“湖羊入川”的序幕。2021年,广安南浔两地再次携手,以广安湖羊产业园为基础,建立健全良种繁育、科普研学、饲草种植加工、种养循环和屠宰冷链等5个综合基地,打造川内湖羊种羊基地、全产业链标准制定单位和产供销一体化中心,辐射带动周边湖羊产业发展,着力打通湖羊全产业链、提升湖羊产品附加值。预计到2027年,广安湖羊年出栏量将达10万头。

圈舍里的湖羊(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)

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,该养殖基地还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生态循环模式,将龙安柚、晚熟柑橘种植与湖羊养殖相结合,实现“以草饲羊、羊粪肥果”的良性循环。

“我们每个羊舍里都铺着镂空的地板,并在地板下方安装了运输传送带,第一时间把羊儿排出的粪便运送到发酵间处理并做成有机肥,为龙安柚、晚熟柑橘等果树种植提供肥料。”广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莹豪告诉记者,通过这种“种养循环”模式,每年可节约草料成本50余万元、有机肥销售额80余万元。

湖羊们正在悠闲地享用饲料(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)

此外,万头湖羊养殖基还积极探索“智慧”养羊,装配具备一键化自动投喂、粪污自动收集、废气自动处理、圈舍自动消毒等功能的全程数字化智能管控平台,实现湖羊喂养云端控制、云端配料、云端监控、云端数据处理,同时配套安装自动化投喂机器人及扫地机器人等设施设备,最大程度做到湖羊精准、智能喂养。

全程数字化智能管控平台(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

“引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后,我们的产羔率从以前的1.7提高到了2.0,育肥周期也缩短了2个月。”梁莹豪介绍道。

羊粪运输传送带(央广网发 广安市广安区协作办供图)

近年来,通过“湖羊入川”“湖羊致富”“湖羊万户奔康”三大工程的陆续开展,广安区已依托湖羊养殖,形成了一条集养殖、加工、冷链、休闲游乐、餐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,持续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,老百姓们的日子愈加红红火火。据统计,2024年广安区湖羊产业年综合产值达2000余万元,全区参与湖羊养殖的脱贫户户均增收2100元,全区57个村集体依托湖羊产业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。

除此之外,广安区还不断学习湖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宝贵经验,打造湖羊科普展览馆、养殖体验中心、儿童游园等项目,建成全国首个集种羊繁殖、技术培训、科研教学、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“巴上草原”羊文化主题乐园。园区内风光优美,文旅活动丰富多彩,“吃喝玩乐”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,羊驼、土拨鼠、柯尔鸭、迷你羊等各种各样的“萌宠”们更吸引了众多游客争相打卡,“巴上草原”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广安区农文旅融合新地标。

“巴上草原”羊文化主题乐园里游人如织(央广网发 广安市广安区协作办供图 )

从生态循环到数字赋能,“广安湖羊”特色产业品牌进一步打响,而这条独具特色的“羊”光大道,不仅是东西部协作的生动实践,也正为广安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。

编辑:昌思荣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长按二维码
关注精彩内容